NEWS
寻根探源
唐姓的主要“郡望”和“堂号”
唐姓的主要“郡望”和“堂号”
浙江 唐林平
一、“郡望”的由来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
“郡”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单位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市、县,始见于战国时期。《说文》:“郡,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也。至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其县。”至汉代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国,郡成为州的下级行政单位,介于州、县之间。古者县大郡小,秦以后郡大县小。至隋朝废郡,以县直隶于州。唐朝武则天曾又改州为郡。到了宋代,“郡”的行政区划已经作废。
“望”指门族,就是名门望族,即有名望、有地位的家族。“望族”旧指有声望的世家大族。
“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是一个家族在发展繁衍过程中,后人所敬仰的、有名望的某一历史时期,通常是作为一个追根溯源的里程碑。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地望明贵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最为突出的特点。根据80版《辞海》解释,“郡望”是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例如:卢氏的“范阳郡”(今河北涿县一带)、“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市一带)、“河间郡”(今河北献县一带);郑氏的“荥阳郡”(今河南荥阳一带);张氏在《广韵》中列有“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南阳郡”、“吴郡”、“范阳郡”、“武威郡”、“汲郡郡”、“河内郡”等14个郡望。不同的姓氏也有相同的郡望。例如:唐姓、乜姓、曲姓、官姓、杜姓均有“晋昌郡”。唐姓、景姓、王姓、仪姓均有“晋阳郡”。唐姓、冉姓、邹姓、周姓均有“东鲁郡”。
对于郡望的形成,这里有个时间界限,必须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宋元以后的名门望族不管什么姓氏多么有名望也无人称郡。
二、唐氏溯源及世系
据宋代欧阳修、宋祁编纂的《新唐书卷七十四表·第十四宰相世系四》载:“唐氏出自祁姓。上古尧帝在山唐县封为唐侯,称唐尧。后来,舜帝再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犹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时复改为唐公。成王灭唐,封弟叔虞,其后更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以奉尧嗣。鲁定公五年,楚灭唐,子孙以国为氏,分仕晋、楚。”
春秋时期左丘明编纂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西晋杜预注:“陶唐,尧所治地,太原晋阳县也。终虞之世以为号,故曰自虞以上。”
宋代郑樵在奉旨编纂的《通志.氏族略》中说:“唐氏:祁姓,亦曰伊祁,出陶唐氏之后。尧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县是也,舜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犹守故地。至商,更号竹豖韦氏。周复改为唐公。成王灭唐,以封弟叔虞,号曰唐叔,乃迁唐公于杜,降爵为伯,今长安杜城是也。周之季世,又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以奉尧嗣,其地今唐州方城是也。传曰: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豖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故子孙为唐氏,此晋之唐也。宣十二年传楚子使唐狡与蔡鸠居告唐惠侯,使潘党率游阙四十乘,从唐侯为左拒。其地在今随州唐城县,此楚之唐也。定公五年,楚灭唐,子孙亦以唐为氏。在晋者仕晋,在秦楚者仕秦楚。晋有唐睢为魏大夫,西谥秦,不敢加兵于魏。楚有唐狡、唐勒,勒与宋玉、景差俱师屈原,事楚襄王,文章齐名。秦有唐厉,为汉中尉,击黥布有功,封斥邱侯。”
唐睢,为魏大夫,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唐睢生卒无考,约为公元前300多年前的人,现存大量的唐氏族谱以唐睢为第一远世祖。《新唐书·宰相世系》卷七十四.表第十四载:“有唐睢,为魏大夫。颇有名望,西说强秦。其子唐共,其孙唐厉。唐厉居沛国(今江苏沛县),汉时封斥丘懿侯。《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云:“唐厉以舍人初从起丰,以左司马入汉,以亚将攻籍,却敌,为东部都尉,破籍,侯成武,为汉中尉,击布,为斥丘侯,千户。师古曰:初为成武侯,后更封斥丘也。八月丙辰封,二十年薨。”郑樵(1104年~1162年)《通志.氏族略》称:“秦有唐厉,为汉中尉,击黥布有功,封斥邱侯。”
唐厉生唐朝,孝文九年(前171年),共侯朝嗣,十三年薨(前158年)。唐朝生唐贤,后六年(前158年),侯贤嗣,四十三年薨(前115年)。贤生遵,遵生蒙。
唐蒙,初为番阳(今江西鄱阳东北)令。武帝时,上书建议开通夜郎道,被任为中郎将,奉命出使夜郎。《大清一统志·贵州统部·名宦》载:“唐蒙,建元六年(前135年)王恢击东越。使蒙风指南越。南越食蒙蜀蒟酱。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蒟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蒙乃上书说上曰:‘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牁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强,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上许之,乃拜蒙为中郎将。”《汉书·卷五十七下·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下》载:“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军兴法诛其渠率。巴、蜀民大惊恐……”。
唐蒙生都(临邛令),都生伦(四川临邛令),伦生林(尚书令,9年~22年,王莽封其为建德侯)。林生蔚,蔚生惠(武威长),惠生贲(侍御史),贲生珍(大司空),珍生瑁(会稽太守),瑁生翔(丹杨太守),生二子:固、滂。
唐固,字子正。《三国志·吴书·阚泽传》记载:“(阚)泽州里先辈丹阳唐固,亦修身积学,称为儒者,着国语、公羊、谷梁传注,讲授常数十人。权为吴王,拜固议郎,自陆逊、张温、骆统等皆拜之。黄武四年(225年)为尚书仆射,卒。”卒时年七十余。
唐固生唐琼(刑部司马);琼生泰山太守台(宣);台生晋右将军、镇西校尉、上庸襄侯彬。
《晋书》云:唐彬,字儒宗,鲁国邹人也,父台。元康初(291年),拜使持节、前将军、领西戎校尉、雍州刺史。元康四年(294年)卒,时年六十。谥曰襄,赐绢二百匹,钱二十万。长子嗣,官至广陵太守。少子岐,征虏司马。”
唐彬生四子:唐嗣、唐熙、唐桎、唐歧。唐嗣为广陵太守;唐歧为征虏司马;唐熙为为太常丞,娶凉州刺史张轨女为妻,永嘉末(307年至312年),遂居凉州(甘肃武威)。
唐熙生唐辉(亦作郓)。辉字子产,仕前凉(317年~376年),为陵江将军,徙居晋昌。唐辉生七子:伯廉、威、季贤、幼贤、孝、达、季礼。其中,唐威为永世令。唐威生唐弘(字友明,西凉武兴太守)。
唐弘生三子:唐瑶、唐偕、唐谘,号“唐氏三祖”。
唐瑶,字昌仁,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瑶生契、和。契字永福,伊吾王(?~442年)。十六国时期晋西宜安人也,以凉土丧乱(421年),推西凉武昭王李暠霸于河右。及西凉亡,唐契与弟唐和携其甥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孙李宝,避难伊吾。招集人众二千余家,臣于蠕蠕(即柔然),蠕蠕以唐契为伊吾王。20年后,唐契柔然人进行殊死战斗,战死。唐和于太平真君六年(445年)破鄯善。九年(448年),占焉耆。正平元年(451年),拜和为镇西大将军、酒泉公。太安中(456~459年),出为济州剌史。皇兴中(467~470年)病逝,终年67岁。赠征西大将军、太常卿、酒泉王,谥曰宣。唐瑶第六世孙唐邕,字道和,武平三年(572年)为尚书令,受封晋昌王;第七世孙唐鉴,为隋雍州太守,也受封晋昌公;第八世孙唐俭(579~656年),字茂约,为唐开国元勋、吏部尚书、莒国公,受封晋昌郡公。九世孙唐休璟,为唐中宗相。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弘(字友明,西凉武兴太守)—瑶(字昌仁,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契(字永福,伊吾王)—哥:褒(字玄达,后魏华州刺史、晋昌公);弟:纯(字玄粹,后魏太原太守)—令世—灵芝(北齐尚书右仆射、温国公)—邕(尚书令)—鉴(隋雍州太守、晋昌公)—俭(字茂约,礼部尚书、特进、莒国公)。
以上是从魏晋南北朝唐睢到隋唐时期唐俭的世系,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唐氏形成了四大郡望。
三、唐氏的主要郡望
1、晋昌郡
唐睢23代孙唐辉,字子产,仕前梁,为陵江将军,迁徒晋昌,生七子,可谓人丁兴旺,为当地名门望族,唐辉为唐氏“晋昌郡”的祖始,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的郡望。
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五个晋昌郡。从谷歌上输入“晋昌郡”,跳出来描写唐氏“晋昌郡”的地方有三个:一个认为在长乐,今陕西石泉县;另一个认为在现在的山西定襄县;第三个认为是现在的甘肃安西县。根据唐辉和唐瑶的为官地和为官的时间来看,甘肃安西县更为合理。【西晋置晋昌郡,北周改名为“永兴郡”,隋朝废置,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名“晋昌郡”,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86年)再改名为“瓜州’,此后再无复用旧名。西晋元康五年(295年)分敦煌、酒泉二郡置,治冥安县(今甘肃安西县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安西县至玉门市一带地区。属凉州。北魏初曾废为戍,末年复置,辖境缩小。北周武帝时改为永兴郡。】
唐辉在前梁时期为官,而前梁为东晋十六国之一(公元310—376年),汉族张寔所建。建都姑臧,即今甘肃省武威。盛时疆域有今甘肃、新疆及内蒙古、青海各一部分。前凉时的疆域如下图所示,前凉时的晋昌郡在甘肃省的酒泉附近,即现在的甘肃安西县。
唐辉的第三世孙(曾孙)唐瑶,字昌仁,为西凉晋昌太守。西涼为东晋十六國之一:公元400-421年,都酒泉,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唐瑶受封永兴候。唐瑶的同胞弟弟唐咨,字守仁,为后魏晋昌太守。后魏即南北朝的北魏:公元386-534年。因此,唐氏的“晋昌郡”在现在的甘肃安西县。
唐辉的第四世孙唐揣,字子化,为北海太守,受封“晋昌公”;第五世孙唐褒,字玄达,后魏华州刺史,受封“晋昌公”;第八世孙唐邕,字道和,武平三年(572年)为尚书令,受封“晋昌王”;每九世孙唐鉴,为隋代雍州太守,也受封“晋昌公”;第十世孙唐俭(公元579—656年),字茂约,为唐朝开国元勋、吏部尚书、莒国公,受封“晋昌郡公”。
上世纪,在洛阳市新区考古挖掘了两座唐代古墓,从墓志铭上显示墓的主人都是女皇武则天的儿子唐睿宗李旦即位前任安国相王时的孺人(夫人),一位是“晋昌唐氏”,一位是“清河崔氏”。从唐氏墓志铭显示,该“晋昌唐氏”(公元660-690年)就是祖上竭力辅佐李唐王朝、地位显赫的唐俭之后。大唐安国相王故孺人晋昌唐氏墓志铭并序中记载:“孺人讳,酒泉晋昌人也。若乃唐后开基虞宾命氏,先生缓颊,辩折秦君,高士润身,名垂班传,芳尘盛烈,振古如兹,胄绪蝉联,其来自久。曾祖君彻,隋散骑常侍,皇朝赠太常卿、戎、顺二州刺史。祖俭,皇朝礼部户部尚书,特进上柱国、吕国公、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并、汾、萁、岚四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形图麟台,谥日襄。父观,皇朝左千牛、同州、河西县令、秘书郎,并衣冠累袭,儒雅相承,玉润珠明,腾芳辟哄。”进一步确定了晋昌唐氏发源地在甘肃酒泉附近。
从《旧唐书》、《新唐书》和出土文物均说明该支唐姓在唐朝或以前就自称“晋昌郡”了。
晋昌唐氏在人类历史上起到过很大的作用,多次得到皇上的封典为“晋昌公”或“晋昌郡公”,因此唐氏子孙后代以此为荣,为纪念祖上的丰功伟绩多自称“晋昌郡”。
2、晋阳郡
唐睢的二十七世孙,也就是“晋昌郡”祖始唐辉的第五世孙唐纯,字玄粹,为后魏太源太守,唐氏重心也因此从晋昌和北海移向山西太原。在《新唐书》《旧唐书》上,唐纯的后裔吏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及后裔唐次等均载为“并州晋阳人也”(并州为太原旧称),从后魏唐纯到隋唐时期唐姓家族在晋阳为名门望族,为唐氏子孙所崇拜,因此其后裔有很大部分自称“晋阳郡”。
“晋阳”即今之山西太原。晋阳郡,春秋末,赵简子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秦以为晋阳县,为太原郡治所。东汉后又为并州治所,今太原西南。西晋扩建。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旋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以龙山为晋阳,晋阳为太原。五代为北汉都城。宋灭北汉,毁晋阳,移并州至阳曲,即今太原。
三国魏晋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在《帝王世纪》中说:“帝尧始封于唐,又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平阳即今晋阳,即太原也。”因此,唐氏子孙也有因为晋阳是唐氏的发源地而自称“晋阳郡”的。
3、东鲁郡
唐睢的十九世孙唐台为泰山太守,唐台为唐姓“东鲁郡”的祖始。唐台的儿子唐彬在《晋书》列传第十二上有传:“唐彬,字儒宗,鲁国邹人也。父台,太山太守。”
泰山郡,又名太山郡,中国古郡名。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济北王将其领地内的泰山一带献给汉武帝。武帝以其地置泰山郡。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济北王刘宽自杀,济北国除,其地并入泰山郡。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泰山郡治奉高县,属兖州刺史部。东汉初省并数县,又割东海郡之南城、费县属泰山郡。汉和帝永元二年,析泰山郡之卢县、蛇丘、刚县置济北国。汉安帝时,宁阳县别属东平国。北魏时移治博平县(今泰安市东南)。
唐宰相李吉甫编撰的唐朝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中说: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按晋、大卤、太原、大夏、夏墟、晋阳六名,其实一也。晋阳是中国古代皇畿之地,称之为太原也。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是远古中国京畿之域,称之为中原也。有所谓东鲁西鲁之称:东鲁西鲁即山东山西也。因此,唐台的子孙因为祖上在东鲁是名门贵族而自称“东鲁郡”的。
目前自称是“东鲁郡”的唐姓谱牒存有民国5年世德堂《兰江东鲁唐氏族谱》、民国25年柱峰堂《东鲁唐氏族谱》、道光26年、光绪23年、民国12年万松堂《万松源东鲁唐氏族谱》等,均在浙江兰溪市境内,是同一支不同派的谱。不仅族谱上称“东鲁郡”,其坟碑、家俱、农俱都记号“东鲁郡”。据民国5年世德堂《兰江东鲁唐氏族谱》载:“考诸传记,唐氏郡望本皆称晋昌,而有宗独东鲁者,岂以先世当为泰山郡及兖州剌史而称欤,抑以别于同姓而非同族者也。”。问其族中长者,口传“东鲁郡”是经过皇上敕封过的。该支“东鲁郡”唐姓是唐末余杭唐休复的后裔,唐休复的后裔一般自称“晋昌郡”,而且从该支“东鲁郡”唐姓迁出兰溪市的现在一般也自称“晋昌郡”,例如: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奉旨入川的唐瑜,永乐大帝老师,其后裔现在四川宣汉一带,自称“晋昌郡”;北宋就从兰溪迁往建德的《大库唐氏宗谱》也自称“晋昌郡”。这也说明了我们唐姓不管是“晋昌郡”、“晋阳郡”还是“东鲁郡”本是一脉相承。
4、北海郡
唐辉的第四世孙唐揣,字子化,为北海太守,唐揣为唐姓“北海郡”的祖始。根据《新唐书》载:唐揣的儿子俨,字整之,东海太守;孙子轮,字文转,青州太守;曾孙唐永,北地太守。唐永在《北史》卷六十七列傳第五十五中有传:“唐永,北海平寿人也。本居晋昌之愤安县,晋乱,徙于丹杨。祖揣,始远魏,官至北海太守,因家焉。父伦,青州刺史。······正光中(公元520-525年),为北地太守,当郡别将。······大统元年(公元535年),拜东雍州刺史,寻加卫将军,封平寿伯。卒,赠司空公。永性清廉,家无蓄积,妻子不免饥寒,世以此称之。”因唐揣一家于南北朝时期在山东北海世代为官,实为名门望族,因此其子孙以此为荣而自称“北海郡”。
唐介族裔是青州刺史唐轮的后裔(淸朝-唐迁澍《全州唐姓两郡考》)。从唐轮家族的发展迁徙过程可以断定,唐介族裔为北海郡,乃是唐氏四大郡望中兴盛最晚的一支。
唐轮(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字文转,青州太守。唐轮的父亲是唐俨,字整子,东海太守。唐轮的祖父是唐揣,字子化,北海太守、晋昌公。唐轮的曾祖父是唐谘,字守仁,后魏晋昌太守【新唐书卷七十四下2608页,中华书局出版】。所以唐介后裔既有自称晋昌郡的,也有自称北海郡的,或者晋阳郡的,或者东鲁郡。
北海郡,汉置,山东旧青州府东部莱州府西部之地,治营陵(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后汉徙治剧(在今山东寿光县东南三十一里),南齐治都昌(在今江苏东海县东北),南朝宋及后魏治平寿(在今山东潍县西南),隋改为高阳郡。隋改青州置,唐复曰青州,旋仍曰北海郡,后又为青州,金改为益都府,即今山东益都县治。
青州得名甚早,禹贡中就有记载:“海岱惟青州”。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青州刺史部,驻广县。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曹嶷弃广县,筑广固,为青州刺史治。后刘裕灭南燕,夷广固,筑东阳城,置北青州刺史治于此。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公元469年)拔东阳城,仍为青州刺史治。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7年)迁益都县治于东阳城,移青州府治于南阳城。隋为青州总管府治,后改为北海郡治。唐初复为青州总管府治,后又改为北海郡治。明清时期,为青州府治。民国时期为益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昌潍地区(今潍坊市)管辖,1986年撤县改为青州市。
四、唐氏名人对唐氏郡望的论述
1、唐仲冕(1753-1827),字云枳,号陶山居士,世称唐陶山。原籍善化(今湖南长沙)。乾隆五十八年(1793)中进士,历任荆溪(今江苏宜兴)、吴江知县,后升任海州(今江苏东海县)知州,又调任通州(今四川达县)、苏州知府。嘉庆十年(1805),官至陕西布政使,代理巡抚。唐仲冕在《唐伯虎全集》的《序八》中写道:“吾宗以国为氏,自前凉陵江将军辉徙居晋昌,其曾孙瑶、谘届为晋昌守;谘子揣,瑶孙褒,皆封晋昌公。褒莱孙俭,从唐太宗起晋阳,封莒国公,图像凌烟;后世或郡晋昌,或郡晋阳,皆莒公后。迄宋皇祐为侍御史介,以直谏谪渡淮;至明为兵部车驾司主事泰,死土木之难;子孙分居白下、儁李间。珏籍富顺,琏籍益都,其季子瑾乃籍丰城。”
2、唐仲友(1136—1188),字与政,浙江骛州(今浙江金华)人,世称说斋先生。南宋绍兴辛未登赵达榜进士,为陕州西安簿,后又中宏辞科,为台州知府、江西提刑。唐仲友在浙江兰溪《兰江东鲁唐氏族谱》中的《唐氏族系世家本末》中写道:“今称东鲁,出于太山太守台,台后家于东鲁,故后之子孙以是名;其系称晋昌者,出晋昌太守辉,辉遂家晋昌,故后之宗裔以是号其族焉;纯居太原之晋阳,故其后以太原显瑞;居北海青州,故其后以北海著嗣宗;居京兆,故其后子子孙孙咸以称焉。更若平阳之称,则又尧之所都,凡是五族皆得称之,而无闻者也。”
3、唐询(1005—1064),字彦猷,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应诏献文章,名列前茅,诏赐进士及第、长兴县知县,后以太常博士知归州,任御史,江东转运使。后为知制诰。因与参知政事曾公亮有亲党之嫌,出知苏州,转杭州、青州、进翰林侍读学士,累迁至右谏议大夫。召还京都后,判太常寺,进给事中。卒后赠礼部侍郎。《赤松唐氏宗谱》上有载唐询的《宗谱序》:“自靖侯、夺侯至于五世,林封建德侯,子孙居颖川。又五世,自翔丹阳太守复家于丹阳。又劂五世,台为太山太守,家于东鲁。今之唐从于东鲁者,皆由于此也。又二世,有熙避永嘉之乱,徒于梁州,其子辉,仕晋昌太守,乃家于晋昌,今之河西州也。又三世,有瑶、谘,虽皆居晋昌;而瑶之孙褒,又居于太州;褒弟纯为太原太守,又居太原之晋昌(应为晋阳,可能是印刷错误);而瑶之六世孙宗,居京兆之咸阳。谘之子端为北海太守,遂居北海,即今之青州。”
4、大唐安国相王故孺人晋昌唐氏墓志铭并序
孺人讳口口,酒泉晋昌人也。若乃唐后开基,虞宾命氏。先生缓颊,辩折秦君。高士润身,名垂班传。芳尘盛烈,振古如兹。胄绪蝉联,其来自久。曾祖君彻,隋散骑常侍,口口口,皇朝赠太常卿;戎、顺二州刺史。祖俭口口口,皇朝礼部、户部尚书,特进上柱国、莒国公,赠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并、汾、萁、岚四州诸军事,并州剌史,形图麟台,谥曰“襄”;父观,皇朝左千牛,同州、河西县令,秘书郎。并衣冠累袭,儒雅相承。玉润珠明,腾芳璧映。孺人性表温恭,体兼娴淑。同兰滋于九畹,犹桂挺于八株。窈窕流辉,洛川迥雪;参差散彩,巫山出云。爰自笄年,良家入选。容德见重,主馈王宫。净若芙蕖,皎如桃李。既而婉顺居体,柔明表质。忧勤思念,推诚进善。礼称内则,诗咏采蘩。均西施以钟爱,并南威而擅宠。犹尚进而不有,让以得之,冀(异)此承恩,方期与善,岂谓金英早颓,玉树先摧。仙饵俄乖,神香讵返。以长寿二年正月二日卒,春秋卅有一。惟孺人丽质天然,徽音神授。禀传母之明训,被君王之宠渥。将素茗而比洁,与朱蕣而联晖。承此光荣,聿应祉福。岂期降年不永,奄坠曾泉。惜丹桂之销亡,悲紫莲之歇灭。呜呼哀哉!日往月来,邙山丘陇,万古尘埃;翠碑无所,黄鸟徘徊。爰奉口口口丝纶,光辉冥寞。式招精爽,用置松门。重阜崔魏,玄庐寂寂。嗣侄智,悲缠犹子,慕切如疑。虽九飞之再依,终百身之无赎。粤以神龙二年岁次景午十一月辛丑朔廿日庚申,安厝于河南龙门之原,礼也。嗟呼!雾晦平原,风凄极野。想营魂于天上,秘幽灵于地下。用纪泉门,乃为铭曰:盛族宾虞,高功存魏。在位称重,释纷为贵。九流楷式,千龄风味。惟史惟文,实彬实蔚。载诞邦媛,光耀里闾。明同朱槿,艳比红蕖皎侔月,映彩夺霞舒欲齐,金石奄碎。琼琚眇眇,营魂纷纷。口口口制葬言彼,神宇用安,灵藏闻薤,歌而呜噎,听松风以凄怆,独有游辇,时寻垄上。
综上所述,不管是“晋昌郡”、“晋阳郡”、“东鲁郡”还是“北海郡”本是一脉相承。
五、堂号
“堂号”一词,简单地说就是祠堂的名称、称号。祠堂又称为家庙,是中国人供奉祖先神位、祭祀祖先神灵、举办宗族事务的公共场所。据《现代汉语词典补编》中解释:“堂号:厅堂的名称,旧时多指某一家或某一房的名号”。
每个家族的堂号,往往都有其非常深刻的含意。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分宗派,劝善惩恶,教育族人。
堂号反映了强烈的血亲观念。中国宗法社会,首先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就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这一社会心理在堂号中也有所反映。同时也反映了强烈的区域观念、宗族荣誉感和道德观。
堂号多用在族谱封面、祖庙横额、店铺字号、书斋及别墅堂名;也有在生活器具上,如:斗、口袋、钱袋、箭袋、农具、家具上书某某堂记,用以区别不同姓氏或同姓不同派别。
唐氏的堂号与其它姓氏一样,丰富多彩。一般堂号的意义在族谱中都有描述。全国唐氏堂号估计应该是上千个。
例如浙江嵊州市土块唐氏的祠堂称“百木堂”,唐代浙东观察使唐特长子宗长公于唐末为剡县令(剡县即现在的嵊州市和新昌县),任期满后隐居嵊州土块,据嵊州土块《唐氏宗谱》载:“公德施于民,民怀其德,众民各怀木一根,构百木堂一所以报之。”说明唐宗长为官爱民,贴近百姓。唐宗长公四世孙文成公从嵊州市土块迁新昌县棠州,其祠堂称“培德堂”;从新昌棠州迁居秀峰、王广(读:an),其祠堂称“报德堂”,以教育后代要注重品德。从新昌棠州迁居新昌蔡峰,其祠堂称“叙伦堂”,以道德伦理作堂号。从新昌棠州迁居新昌阴潭再迁居新昌真诏,其祠堂称“静嘉堂”,以赞美居住地景色幽静而取的堂号。真诏《唐氏宗谱》载:“‘静嘉’,静者幽也,嘉者佳也。诗云‘笾豆静嘉言,精洁而美也。’”。
浙江兰溪市的东鲁唐氏,从淳安县茶园村迁到兰溪市篁屿村后所建的祠堂称“振德堂”,再从篁屿村迁三泉村的叫“世德堂”,均以道德伦理作堂号。而从三泉村迁上唐村的叫“万松堂”,迁柏树园村的叫“宾峰堂”,迁建德县寺呜的叫“桂峰堂”,而这些又是以当地景色作为堂号。
湖北黄梅唐氏始祖唐中仕(公元715—775年),乃俭公四子嘉会之裔孙,于公元752年左右从陪都洛阳来江西鄱阳任六品知县文林郎,三年(公元755年)后奉诏补洛阳令,途经黄梅,闻安禄山陷东京,爰止于梅,隐匿芦花桥南山,筑室上春坊。中仕公四代孙唐国徵公在文宗三年(公元829年)抵御南诏有功,皇帝授常侍安南将军;第十一世孙唐公守忠、守清、守贞、守珪、守习等,于宋真宗大中祥八年(公元1015年)捐资修建梅邑高塔。黄梅高塔为宋代造塔同类型中的孤品,整塔巍峨清丽,伟岸秀美,堪称国内造塔之精品。湖北省人民政府于1956年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梅上春坊唐氏的世系为唐俭—唐嘉会—唐简心—唐昭—唐中仕,且人丁兴旺,其后裔遍布鄂皖秦赣等地。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中仕公二十三世孙—唐懋元偕子荷担,至松兹枫香湖边置田宅。因枫香湖红蕖遍布,荄连根,枝分叶析,沃野一片,且枫香后世瓜瓞,于是郡邑褒称为枫香唐氏也,以居住地枫绿蕖香,湖色秀美,以景喻人。故以枫湖堂为内外之乎号焉。
还有浙江永嘉塘坑唐氏,其所建的祠堂称“晋阳堂”,以纪念祖上来自山西太原,教育子孙不忘祖地。安徽省砀山县唐寨镇唐氏的“桐叶堂”,来自“君无戏言,桐叶封弟”的典故,以教育子孙牢记唐氏的来历。
不同支派不同姓氏也有相同堂名的。如:北宋年间从淳安县茶园村迁至兰溪市篁屿村的东鲁郡唐家祠堂称为“振德堂”,而南宋年间从安徽歙县槐塘村迁至兰溪城里的晋阳郡唐家祠堂也称为“振德堂”。
建了祠堂,有了堂号就可以修谱立字辈了。按以前的规矩,没有祠堂的支派是不能单独修谱的。每个堂号都有独立的字辈。
堂号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 在线留言
- 返回顶部